欢迎访问佛山文化产业平台B站(社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顾问专线:400-8828-703
头条  >  港澳台  >  曾辉泉:澳门东源同乡会会长
曾辉泉:澳门东源同乡会会长
昨天 08:06   浏览:414   来源:佛山文化产业头条


人物简介



曾辉泉先生,澳门东源同乡会会长。上世纪80年初赴澳投身建筑业,从基层工人成长为项目管理人员,亲历澳门从渔村到“东方拉斯维加斯”的蜕变;1999年12月加入同乡会,热心捐资助学、植树造林,助力家乡河源东源发展;十年东源县政协常委任内,提案聚焦民生与文旅融合。其半生以砖瓦筑城,以乡情连心,践行“建筑人”与“归乡人”的双重使命。




上世纪80年代初,年轻的曾辉泉先生在亲戚的建议下,从深圳的贸易公司辞职,来到澳门。彼时的他敏锐察觉到这座南海小城蕴含的独特机遇,毅然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开启新的奋斗篇章。


1

深耕建筑四十载,见证澳门经济腾飞


最初的几年,曾辉泉先生在建筑工地当散工,承担搬运材料、清理现场、辅助施工等工作。为多挣些收入,他还主动包揽水电安装等杂活,夜里借工友的旧课本学习看图纸。凭借这份努力,他很快从散工转为正式建筑工人,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曾辉泉先生出席政协会议时留影


1990年,命运将曾辉泉先生推向了海峡对岸——公司派遣他赴台负责跟进建筑项目。初到台湾的他,虽对陌生环境略有不适,但很快凭借着在建筑行业积累的经验与肯吃苦的劲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那些年,他白天在尘土飞扬的工地穿梭,夜晚伏案恶补工程管理知识,这股韧劲让他不仅顺利完成了项目任务,还赢得了当地同行和客户的高度赞誉,帮助公司顺利拓展台湾市场。


曾辉泉先生在台湾一待便是十年。期间,他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刻:见证了台湾建筑行业的起伏变化,从最初的陌生与探索,到逐渐熟悉并适应当地的工作节奏;也参与了多个大型建筑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十年,是他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让他在建筑领域更加成熟和自信,也为他日后回到澳门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澳门东源同乡会会庆就职时留影


2007年,博彩业异军突起,澳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鉴于此,曾辉泉先生选择回归。彼时的澳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一片繁荣。他敏锐地察觉到,澳门的建筑市场大有可为。


回到澳门后,曾辉泉先生迅速投入到赌场及相关建筑项目的建设中。凭借在台湾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他很快在澳门的建筑行业中站稳了脚跟。他所在的公司承接了多个大型赌场的装修和翻新工程,其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在澳门的这些年,曾辉泉先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从最初的经济复苏,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澳门建筑行业在他的眼中,早已今非昔比。他感慨万千,当年的澳门还相对落后,如今却成为声名赫赫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而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长为行业内备受尊敬的专业人士。


曾辉泉会长带领澳门东源同乡会成员参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时留影


但行业的繁荣背后,往往藏着难言的隐忧。随着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澳门本地的建筑工人数量有限,大量工程的推进使得劳动力需求急剧增加,不得不大量依赖外地劳工。曾辉泉先生所在的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尽管他们从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招聘了大量外劳工,但人员流动频繁,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其次,建筑成本的不断攀升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项目的成本越来越高。曾辉泉先生回忆说:“以前一个项目可能只需要预算的80%就能完成,现在可能需要120%甚至更多。”这对于建筑企业的资金链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随着澳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稀缺。为了满足赌场、酒店等大型项目的建设需求,政府不得不进行填海造地,这一方面增加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曾辉泉会长带领澳门河源市同乡会成员到家乡考察,关心并支持家乡的发展


此外,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涌入澳门市场,导致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项目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曾辉泉先生所在的公司虽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口碑和实力,但在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这些隐忧,曾辉泉先生并没有退缩。他深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于是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努力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他也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澳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行业虽然有困难,但也有机遇。”曾辉泉先生说,“只要我们把握住机遇,克服困难,澳门的建筑行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情系河源廿五载,架起家国连心桥


1999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的礼炮声还未消散,曾辉泉先生便加入了新成立的澳门东源同乡会。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个以“联络乡情、反哺桑梓”为宗旨的社团,将成为他后半生倾注心血的另一片热土。


曾辉泉先生十分关心和支持澳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


在同乡会的岁月里,曾辉泉先生始终以满腔热忱投入到社团的各项工作中。他积极参与组织活动,为澳门与家乡河源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每年,他都会组织澳门东源同乡会的成员及其家属,回到家乡河源进行观光交流。“我常常带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旅游景点,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河源的发展变化。”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这种‘寻根之旅’能够让澳门的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组织回乡活动,曾辉泉先生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他多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帮助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他表示,澳门东源同乡会积极回应家乡号召,出钱出力支持“百千万工程”,为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如修建道路、桥梁等等,从而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他常说:“我们虽然身在澳门,但根在家乡。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曾辉泉先生的带领下,澳门东源同乡会逐渐发展壮大,会员数量不断增加,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他们不仅在澳门本地积极开展活动,还与河源市东源县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为两地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曾辉泉先生也因此被推选为东源县政协常委。任职期间,他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提案,助力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多年来,曾辉泉先生始终凝聚团结澳门东源同乡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他用实际行动架起了一座家国连心桥,让澳门与家乡河源东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更多的澳门人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END

头条号
佛山文化产业头条
介绍
佛山文化产业平台(社会组织顾问平台B站)
推荐头条